山趣

预报说今天有雨,好在知道电视上的消息通常都是不可靠的,姑妄听之,我仍然决定去爬山。
依老例,坐了两个小时公交车,到达山脚下刚过十点。天上云层较往日厚,但并没有下雨的迹象,甚至不时洒下一片微弱的阳光,仍然是空山无人,唯我象个苦行僧般的敲杖而行。
我喜欢一个人偊偊独行,尤其在空无人迹的山中,呼吸着弥漫草木芳香的空气,倾听着宇宙神秘的天籁,看着身后污浊的红尘渐渐地远去,心中既升腾起一种天马行空的随意,也感受到一份超凡脱俗的轻松。
这里是我的伊甸园,清洁的空气不仅洗涤了我的肺腑,也净化了我的灵魂,在这里我与大自然是如此的亲近,我感觉自己似乎成为了青山的一部分,就象花草蜂蝶是青山的一部分一样。为了留住春山的美丽,今年特地买了一架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一有闲暇就孤身上山,捕捉大自然瞬息即逝的花讯。三月和煦的阳光下,南来的暖风吹进山里,散佈在谷中的几树桃、梨光溜溜的枝条上还没有长出新叶,首先就绽放它们娇艳的花朵,迫不及待地宣告春天的到来。随之杜鹃绽苞怒放、灿烂似火,立时把青山翠岭染红一片,接着崖边有了倒挂如瀑的紫藤,沟侧有了素雅庄重的油桐;四月则是洁白如脂的月季及不甘寂寞的绣球;到了五月,又有纤巧秀丽的金银花藏而不露、招蜂惹蝶的栀子花幽谷添香。一茬茬开了复谢、谢了复开,给宁静的青山带来盎然春意。眼下初夏时节,这些声名显赫的花都已一一谢幕而去,放眼过去,除了一些不起眼的草花,都是一样单调的绿色,青山也因此冷清了许多。我也因此有些落寞,只是在竹林间搜寻菇菌遣怀,正在感叹“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不料转过一处岩角,林色一亮,在不远的坡地上竟是一幅“万绿丛中数点红”的三维图象,蝴蝶在其间翻飞嬉戏,真是“草深蔽径暗,花乱照眼明”,我拨开蒿草走过去,看到这是一种从没见过也叫不出名字的花卉,未开放时花身细长,呈鼓槌状,通体红色,开放后顶部球状花蕾形成粉红色的五瓣花冠,花芯伸出五、六根细如丝线的花蕊,整个花体呈吶叭状,好几十朵这样的小呐叭组成一簇美丽的聚伞花序(遍查目力能及的有关书籍,均未见有所记载,盼教),整个花序的直径可达十公分以上。就花型来说,接近于庭院栽培的丁香,只是叶片肥大厚实,更像是菜园中常见的茄子。它在绿色一片的山林中鲜艳夺目,因此惹来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蜂蝶和昆虫,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精心安排了物候的每一个章节,从不会使她的宠物感到寂寞。

还在大学读书就听过邓丽君小姐的一首歌,深以为然。我从来不是追星族,但出于对这位歌手的尊重,我再也不采摘路边的野花。后来听高人点拨,才知道这首歌并非宣传环保,而是另有深意。不过这时已是积习难改,所以在撩人心扉的花丛旁来来往往地走过许多回,从不曾摘下过一朵花,堪慰这位如花一样美丽的小姐在天之灵。

少年时就读过《昆虫记》的中文译本,非常羡慕法布尔先生,但由于一直生活在城市里,除了令人生厌的苍蝇蚊子,少有与昆虫接触的机会。在山中,可以遇到很多美丽而有趣的昆虫。有一只轻盈可爱的小蜜蜂,当时我在用数码相机微距拍摄一朵盛开的栀子花,镜头离花蕊不过两三个厘米,它竟全然不顾,飞到我的镜头下,立刻代替花卉成了图片的主角。这使我大为感叹,为了上镜,一个小小的蜜蜂尚且奋不顾身,难怪国内演艺界广泛地流行潜规则,就不足为奇了。今天,我走进杂草丛生的林子深处拍摄上面已经描述过的那种非常美丽但却名不见经传的花,许多大大小小色彩各异的蝴蝶在花丛中上下飞舞,许是看到我端着相机,有一只从远处飞到身边,栖落在我面前的花簇上,摆出各种姿态任我拍摄,醉心于炫耀它的美丽,完全没有考虑到人类触手可及的危险。它的确非常美丽(甚至说是妖艳),美丽得无法用文字形容,它是林间蝶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翼展可达十六公分之多,棕褐色的前翅及蓝黑色的后翅就象深色的天鹅绒舞裙,上面散缀着成片成片晶莹闪烁的蓝宝石细碎珠粒,裙边则装饰着一抹精致的朱红与天蓝相间的斑状花纹,通体色彩斑斓、艳丽华贵,简直超过人类时装设计师最有想象力的作品,如果蝶类世界里有它的埃及艳后,也就是这副打扮了。它真是大自然的尤物,或者我更愿意把它想象成林间一个迷人的小精灵,追随它,说不定会把你带进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我当然不会辜负它的信任,为它拍了许多特写,还录了影像,直到用完相机储存卡最后的空间。事后我惊奇不已,难道昆虫也通人意、也有需要表现自己和企盼得到赞美的虚荣心么?还有,在它飞进我的镜头之前,已经认定我不会对它带来致命的伤害吗?难道它不怕因为它的美丽而成为人类书桌上的标本吗?我甚至对于它的信任深为感动:亲爱的朋友,你不知道你在冒多大的风险吗?难道你没有考虑到你会因为如此轻率的信任可能付出多大的代价吗?

顺便说说,我喜欢爬山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理由:随着马齿徒增,虽然既不贪美食也不吃官饷,肚子竟无由地大了起来,长成一副未老先衰的富态。于是节食,锐减饭量、少进油荤,却无效。这使我心生疑惑,如果我每天都比头一天吃得更少,长久下来,按照常理,由于支出总是大于收入,肚子就应该逐渐减小,但是不然,难道这维持脂肪的营养来自空气?难道人活到一定年岁,竟能进化到仅凭呼吸就能吸收进足够的能量(城市空气中的确常常飘浮着烹饪的诱人香味,一定富含各种养分),补充身体需要的养料?如果这些脂肪不是来自食管或气管,那它又是从何而来?我注意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我的曾经锻炼有素的肌肉正在松弛,这或许就是可疑脂肪的来源:我猜测肌肉松弛的原因是部分肌肉由于供氧不足被分解转化成脂肪(这个过程只需要从外界吸收一定的水份),这些脂肪滑落下坠在腹部形成肚腩。爬山的一个效应是增加全身肌肉的运动强度,迫使氧气随着血液的加速流动再次滲入各部分肌肉细胞组织,延缓肌肉分解的进程。这个说法是假定脂肪完全由身体内部物质转化而来,我不是生理学或营养学专家,也没有读过这方面的经典,不知道这样的假说是不是成立(又是班门弄斧了)?不过从半年运用这个理论的效果来看,似乎证实了我的推测,肚腩的生长速度被抑止了,体重也出现负增长。

诸君久违,这里借用一位英国老太太的豪言共勉:继续呼吸!

此条目发表在兴趣, 未分类分类目录,贴了, , , 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