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MINE

一时间,有无三聚氰胺似乎成了国家“检验奶制品的唯一标准”,仿佛只要奶制品中不含三聚氰胺,或者三聚氰胺没有超“标”,就是合格的产品。这就忽视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厂家要在奶制品中掺三聚氰胺?

掺三聚氰胺的目的是提高奶制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含量(当然不是真实含量),因为目前奶制品生产行业采用的凯式检测法,是测定奶制品中的氮元素含量,来换算蛋白质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氮元素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当然越高。现在看来,工厂已经普遍采用向奶制品掺假的方法来减少原料成本,以降低销售价格,增加自己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但奶制品在掺假之后蛋白质含量肯定降低,达不到质量检测标准,那怎么办呢?聪明的中国商人在化学家的帮助下继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之后,又发明了掺入三聚氰胺以提高氮元素含量的高科技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报道美国政府在检测出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饲料中发现了三聚氰胺后,想破了头皮也想不出它作为一种生产人造大理石的化工原料为什么出现这里?)。三聚氰胺中的氮元素含量大大高于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它以鱼目混珠的形式使掺假后的奶制品中的氮元素含量大幅增加,以造成蛋白质含量达到质量标准的假象。

既然掺三聚氰胺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掺假才是真正的目的(尽管死了几个无辜的孩子,但的确不是奶厂的本意:害命的目的不过是谋财而已,自李鬼以来无不如此),借助媒体上公布的几个品牌奶粉中掺入三聚氰胺的含量记录,我们不妨算一算这些李鬼们到底掺进去了多少水?这无须高深的方法,只要运用一点中学里学到的数理化知识就可以了。不过我想诸君一定有些时日没有做中学作业了,所以我把下面的计算写得尽可能详尽一些。

怎么算呢?先为诸君整理出一个思路,如下:

01)奶制品通行的质量标准,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标准,这里以全脂纯奶为例;
02)蛋白质的分子式,从中推算出氮元素的含量比例;
0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从中推算氮元素的含量比例;
04)掺入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剂量(已有报道);
05)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
06)标准奶制品中氮元素的含量;
07)前两项的差值,从它可以推算被水代替了多少鲜奶;

三聚氰胺,它的英文名字叫“MELAMINE”,它的分子式:C3H6N6,分子量:126。其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C 12、H 1、N 14。
根据三聚氰胺的分子量和氮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算出氮在三聚氰胺的比例是67%(算式:14 x 6 / 126,这么高的比例,对于奶厂来说,真是个好东西)。如果以三鹿为例,质检当局的说法是每千克含有三聚氰胺2.5克,这2.5克里就含有近1.7克的氮元素。

但是蛋白质中氮的比例则不好计算,因为蛋白质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着不同的分子式。这里只以其中的一种为例,它的分子式是C282H642O117N107,比起三聚氰胺来,它除了有碳、氢、氮外,还多了一种元素:氧。氧的原子量是16,这种蛋白质的分子量为:7396。计算后知道,氮元素在它里面的比例仅占20%,网上介绍的有关数据是30%左右,折衷一下,取它们的平均数,25%。

纯奶中含有多少蛋白质呢?在今年7月20日出厂的250毫升蒙牛盒装纯牛奶标称每百克含蛋白质大于等于2.9克,为计算方便,以3克计。3克里应该有多少氮呢?很好算,25%为0.75克。相信这个标准也适用于三鹿,三鹿液态奶中含有多少三聚氰胺呢?手边没有数据,甚至在网上也查不到,有趣的是似乎当局没有公布这个敏感数字。只好借用它在奶粉中的比例,每百克含0.25克,那么折算出的氮含量为0.17克。用标准液态奶中的氮含量减去三聚氰胺中的氮含量,即0.75减去0.17,得数是0.58,这是奶中蛋白质的氮含量。用它除以25%,得数是2.32克,这是每百克这种三鹿“纯奶”中蛋白质的实际含量。按照每百克纯奶含量蛋白质3克的行业标准,据此可以反推出液态奶的重量是77克,其余23克是水。这就是说,在一盒这样的“鲜奶”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水。换一种表述,即在每一百克“鲜奶”中掺入0.25克的三聚氰胺,则可以“合法地”兑入23克的水(接近前者的一百倍)。因为奶厂的精明,我们不仅要为这五分之一的水付出鲜奶的钱,还要承担在尿道里长出人造大理石的风险。

作为液态盒装鲜奶,上述分析至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奶粉呢?这些三聚氰胺和水(如果说掺的也是水的话)是在哪一个环节掺进去的呢?

最初的事由是三鹿奶粉引发的,不久媒体很快揭露三鹿奶粉掺入三聚氰胺的目的是掩饰掺水。这就有一个疑问,在液态奶中掺水是可以的,但用这样掺水的鲜奶来制造奶粉对于厂家毫无意义,因为水被烘干后消失,仅留下三聚氰胺,不啻是费力不讨好,反而要消耗更多的燃料费用,怕世界上没有这么傻的厂家。所以如果在作为生产奶粉原料的鲜奶中掺水,按照逻辑原理,应该是牧民和奶站所为,他们当然有“作案动机”,最初当局也是这样宣传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如果牧民或奶站长期在鲜奶中大量地掺水,不可避免地会大幅度降低鲜奶的出粉率,对于号称有一千一百道精密检测工序的三鹿奶厂,竟然对这个重要生产指标的异常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您相信吗?所以从两方面来看,任何一方在鲜奶中掺水和三聚氰胺都是不合情理的。

这样看来,在鲜奶中掺水后再加工成奶粉是不合逻辑的,何况三聚氰胺还是一种微溶物质,据说容易造成喷头的阻塞,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三聚氰胺是在鲜奶烘干后成粉过程中掺入的。根据这样的分析,推断在奶中掺的就不是水,而是另一些不含营养成分且价格低廉的干物质,它们是什么?那就只有业内人士和质检当局知道了。同样一个重要的推论是既然这些物质汇同三聚氰胺是在成粉加工过程中掺入,就肯定非牧民和奶站所为,谁掺的呢?诸君看到这里,应该不说自明了。

事到如今,作为一种掺假掩饰物的三聚氰胺已经暴露了,相信今后至少有相当一段时间它不会再出现在奶制品中。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了三聚氰胺,这些可疑的干物质是否也会因为找不到三聚氰胺的替代品(如果我是化学家,就不妨使用生产人造钻石的原料试试,结就结点高价值的,消费者也认了)因而从奶制品中消失呢?

当我们头痛时我们就医头,当我们脚痛时我们就医脚,这在生活中是没有错的。但当我们只是把眼光盯在三聚氰胺上面时,我们并不能保证奶制品是合格的,这在生活中也是没有错的,不信拭目以待!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