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對政治經濟學是外行,但承蒙惠寄賜讀,也只好勉為其難寫上兩句,拖遝多日,遲複為歉。

政治經濟學奧妙難詳,私下對它卻是非常的欽服。因為只要看到這個名字,就令人肅然起敬,堪與原子物理學、解析幾何學、環境生態學、製造工藝學等等真正的科學並列,極盡魚目混珠之妙。

不知國外是不是也有這門學科?在中國,幾乎所有大學所有專業都把它列為必修課程,足見其重。名字精妙,內容也就深邃,雲天霧地,高深莫測。常有學生三、五年讀下來,竟不知所云。

依我淺見,其實不如通俗化,改成「權錢學」。政治者,權也;經濟者,錢也。在中國,有權就有錢、有錢就有權。三年功夫,僅三句話就可以概括了,無須裝得高深。

其次,我也不太恭敬中國的「專家」。用先祖的話說,它們不過是附在某個利益集團皮上的毛,冠冕堂皇的立論,常常是一個引誘讀者的陷阱,後面大抵都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利益目的,就如某某明星做商品廣告。(這年頭教授搖唇鼓舌四處賺錢越來越像商人,商人現身講壇著書立說越來越像教授。)

這篇文章旁徵博引,羅列了許多史料,就這個題材的文體來說,也算得上妙筆生花,但即便如此,仍不敢苟同它的觀點。

題為「貨幣戰爭」,就有了危言聳聽的效果。中國人心理中的戰爭情愫或許是發育過度,幾乎任何事情都要把同「戰爭」扯在一起,以正視聽。先祖就說過,某某「鬥爭」要天天講、年年講,久而久之,這似乎已經成了中國人思維的定式,這幾天打開報紙,撲面而來的都是某某事「初戰告捷」、某某事「全面攻堅」、某某事「大獲全勝」。救災就是救災,是一件踏踏實實、辛辛苦苦要做的事,與「戰爭」毫不沾邊,如果硬要把自然界當成敵人,「戰天鬥地」,征服之,掠奪之,最後受懲罰是人類自己。

不待大自然來懲罰我們,我們自己已經身受其害了。若干年前,就有坊間朋友告誡過我:出門如見敵。也就是說出門就要處於一種「戰爭」狀態,起初還不以為然,現在看來,真算得上至理名言。出門旅行,無不草木皆兵、人人自危,腦細胞不得不高速運轉以適應這種狀態,完全有悖於休閒放鬆的初衷。小事如斯,大事益甚,官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不講規則,不講誠信,講的是謀略,講的是孫子兵法,講的是「三十六計」。社會現狀,人人可見,無須贅述。

既是「戰爭」,目的不言而喻。現在中國人對錢的興趣已經達到了貪婪的程度,難道還想把全世界的錢財都占為己有嗎?這種廉價的「愛國主義」在中國被政客們不分是非地推崇,這些貌似可愛的「愛國者」們難道就不怕最終把中國引向一場萬世不劫的災難,就如當年歐洲的猶太人一樣嗎?

錢來有兩種:一種如美國的比爾蓋茨先生,通過為社會創造財富獲得利益;另一種如我們的中國「專家」教誨,鼓勵通過種種卑鄙的手段從社會其他成員身上攫取,您可以比較一下這兩者的區別,善惡自明。

概言之,中國的社會是非不分、中國的專家誤國誤民!

信馬由韁,走得太遠了,就此帶住。也趁復函之便,遍發諸君祈教。雖明有班門弄斧之嫌,也暗含抛磚引玉之意,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留下评论